返回

薪酬管理

首页

如何保障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性

发布时间:2013-10-15 09:37:50

点击数:93340 次

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,当员工做出成绩并取得报酬以后,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,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。这就产生了薪酬内部公平性的问题。

某公司是上海市一家中型民营培训机构。自去年3月份开始,公司新增兼职市场开发业务人员。兼职人员为公司办公室或其他非市场部门的员工,只要有意做市场开发的人员,都可以兼职市场开发。

同时,公司对业务人员的薪酬设计了改革。对专、兼职业务人员的薪酬设计是完全不同的薪酬模式,尽管其基本模式都是基本工资加业务提成。

专职业务人员的薪酬模式为:1、基本工资每月1200元,每年的市场任务为40万元,提成比例为10%,提成部分每月实发应得提成额的70%,预留提成额的30%到年终考核。2、如果年终考核没有完成全年市场任务的50%,那么实际提成额的30%将会成为泡影;全年任务的40%没完成,将会扣除预留额的70%;任务的30%没完成,将会扣除预留额的50%;任务的20%没完成,将会扣除预留额的30%,任务的10%没完成,将会扣除预留额的15%.3、每月从提成额中扣除市场开发成本——电话费(主要的成本)。

兼职业务人员的薪酬模式为:1、基本工资(原岗位工资)至少为2500元(每人岗位不同,工资不同),每年的市场任务为20万元,提成比例为10%,提成部分每月实发应得提成额的70%,预留提成额的30%到年终考核。2、年终任务完成与否,对其预留额不会产生影响。3、每月不扣除市场开发成本——电话费。

改革薪酬模式的初衷是公司想提高非市场部门人员的收入(改革前,其平均工资远低于市场部门人员的平均工资),以确保公司整体员工收入的差距不是太大。改革后,从表面上看,好像公司内部员工的薪酬水平没有较大的差距,体现了数量上的公平。但效果并不好。这种模式实行到现在的结果是:员工怨声载道,兼职业务人员市场业绩不好的,抱怨工资低于业绩好的兼职人员。有的专职业务人员,市场份额比兼职人员多得多,却比兼职业务人员的薪酬低得多,大部分专职人员对此不满意,心理不平衡。一些专职业务骨干甚至有集体跳槽的念头。

华恒智信点评:

一个科学的薪酬体系必须满足外在竞争性、内在公平性和战略文化特性。本案例主要的矛盾集中在内在公平性上。华恒智信提醒,内在公平性指薪酬收入水平的相对公平,而不是绝对公平。

案例中的培训公司想充分体现薪酬制度的“内部公平性”,让内部员工间的收入差距不是太大,事实是忽视了更重要的一点:员工对公平的感知,并不是薪酬的绝对值,内部公平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,薪酬的公平不是薪酬数额的绝对公平,而是收入-付出比的公平。当员工发现自己的收入-付出比与企业其他员工的收入-付出比相同时,他会获得薪酬的内部公平感,反之,则产生内部不公的感受。如果过分地把公平的概念绝对化,最终会走向平均,不能有效地发挥薪酬激励的作用。

华恒智信认为,要保障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性,需做到以下几点:(1)进行科学的岗位评价,确定具体岗位对企业的价值,并以此为根据设计薪酬体系。(2)设计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。绩效管理体系是衡量员工价值的有效工具,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是确保薪酬体系内部公平性的前提。(3)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沟通机制。引入监督机制,保障薪酬制度的有效执行。建立沟通机制,搭建高效的沟通平台,通过、调查等方式与员工进行积极地薪酬沟通,充分发挥员工的监督作用,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动态,保障公平的薪酬制度得以公正的执行。

更多相关

薪酬调查报告在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雇主如何平衡不同阶层员工的薪酬水平? 工资支付的几种棘手状况 可变薪酬:激励员工新方法 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设计

返回顶部

首页 - 登陆 - 注册